2019/1/24 字體:大 中 小 來源: 作者:
2017年11月,由賽尼爾法務智庫與法制日報在京共同發布的《中國上市公司法律風險指數報告(2017)》,有1001家國有上市公司進入測評。2016年國有上市公司法律風險指數為23.903,比2015年的25.104下降4.8%,降幅較為明顯。
全國各省市中,重慶、山西和海南三省國有上市公司的法律風險指數最高;甘肅、西藏和寧夏三省國有上市公司的法律風險指數最低。
十八大提出依法治國以來,國有上市公司法律風險指數呈逐年下降趨勢。如圖1所示,2016年國有上市法律風險整體指數為23.903,比2015年的國有上市公司法律風險指數25.104有較大降幅,降幅達4.8%。
自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把依法治國擺在黨和國家工作全局的關鍵位置,先后作出許多重大部署。國務院國資委認真貫徹全面依法治國戰略,深入推進法治央企建設,推動中央企業進一步健全總法律顧問制度,逐步拓展法律管理職能,充實法治工作力量。到2016年底,102家中央企業集團全部建立總法律顧問制度,全系統三級以上企業建立總法律顧問制度的達到3131戶,專職法律顧問人數超過21000人。在此大背景下,國有上市公司治理水平顯著提高,法律風險也明顯下降。
進入2016年法律風險指數測評的1001家國有上市公司中,各省市法律風險指數均值如圖2所示。全國各省市中,重慶、山西和海南三省國有上市公司的法律風險指數最高;甘肅、西藏和寧夏三省國有上市公司的法律風險指數最低。
圖2 2016年國有上市公司法律風險指數分省市均值
總體看,國有上市公司法律風險指數優于上市公司整體水平。2016年國有上市公司法律風險指數為23.903,而同期上市公司整體法律風險指數為24.495。
2016年,重慶、山西、海南、廣西、四川等十五個地區的國有上市公司法律風險水平高于國有上市公司平均水平。相對2015年地區排名,2016年山東、陜西、重慶三省市的國有上市公司法律風險指數排名下降最快,分別下降20名、15名、13名。如圖3所示。
圖3 2016年各省市國有上市公司法律風險地圖
各省市國有上市公司法律風險指數排名代表各省市國有上市公司的整體法律風險水平,也反映出該地區國有上市公司整體法治水平,某種程度上也折射出該地區國有資產監管機構對自身地域國有上市公司的監管效果。
該內容可能有會員內容,需要登錄查看全文,點擊
這里在頂部登錄